本文作者:升网

唱片日历4月10日:陈升1989年4月《放肆的情人》

升网 2006-04-10 162 抢沙发

艺人:陈升

唱片:放肆的情人

出品公司:滚石唱片

出版日期:1989年4月

经典理由:真拙朴素、隽永的内心图景


  占了封面四分之三的大头像,憨直的笑容,规整的短发,17年前的滚石到底想向大众推介一个怎样的陈升呢?


  诚实地说,这是陈升所有唱片中定位最为混乱,企划失当的一张专辑。一方面迫于市场的压力,十首作品中选了三首陈升主演的电影《太保的5个朋友》中的励志主题曲和插曲,还有一首是某饮料的电视广告歌,为了配合专辑宣传,还同期发行了陈升的文字作品《9999滴眼泪》;另一方面,第一张专辑《拥挤的乐园》中陈升带来的那种抹不去的朴拙的故土情怀,对平凡人生的困惑表达,对真实人性的吟唱在小众范围内有了一定的影响,这也符合了早年那个不安分的滚石唱片在理想主义层面上的人文诉求。面对这悖离的两个方向,指望80年代资历尚浅的陈升对自己的唱片拥有主导的诠释权显然是不够现实的。


  于音乐本身,《放肆的情人》当年的编曲配器现在听起来也显很不合时宜,能调用的手段有限,少量的MIDI效果也是非常简陋,缺少“细汉仔”、“老嬉皮”“达邦!我的乡”那样的经典作品,如此种种,是为遗憾,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依旧能够在这张专辑里听到陈升展现的一些真拙、隽永的内心图景。


  我们在这里可以试着将陈升早期的音乐做一次简单的厘清。从1988年第一张个人专辑《拥挤的乐园》开始,《放肆的情人》,《贪婪之歌》,《私奔》,《别让我哭》到94年的《风筝》,陈升基本上保持了每年发行一张唱片的速度,有矛盾有挣扎,但是依然恣情恣性,自由放纵,这一阶段,他所有的原乡与草根情怀注定了他是一个“最台湾”的歌手,和罗大佑相比,后者是华语普泛世界里的罗大佑,而陈升则是台湾的陈升。新生的一代似乎都有反秩序的天然倾向,这种放浪嘻骂的对抗情绪在陈升早年的专辑中从来不曾熄灭。但是可惜的《放肆的情人》中“呜哩哇啦Rock'n Roll”这样的歌曲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其实并不算出色,过于宽泛,过于堆砌,满篇都是焦虑,缺乏足够的力量,即使怒吼其实也需要智慧的。好在那种与生俱来的粗砾质感与内心涌动的激情还是可见一斑。实际上陈升更适合做一个音乐的叙事者,比如“细汉仔”。


  更多的人其实喜欢专注内心的陈升。当陈升将视角转向凡俗的人生时,他俨然就是一代人的心灵镜像。


  “温柔的迪化街”里深沉悲悯的口白,时间都在那里断裂;“子夜二时,你做什么”是众嚣俱响,心灵静音,还有“孩子”里的简单宽厚,这样的作品都有理由让这张唱片成为我们记忆里的一个烙印。


  还有这首“宿命”。


  “总有理由原谅自己理由,是习惯,还是纯粹喜欢,喜欢不对自己负责


  当然可以活在幻想里面 或者透支青春填满欲望


  而生活就像无数的弧线 交错在人们无意之间


  无法改变 很难期望有人陪你悲伤


  曾有人这样对我说,燃烧生命不如一根烟


  短暂不长久,狂欢的背后总有寂寞在等待着你


  却从来不知为什么,总爱走向狂欢的背后……”


  那年,在一家小小的唱片店里第一次偶遇了这声音,一瞬间被打动,从此生命中每个段落里都有陈升。


专辑曲目:


01. 我的明天

02. 猎人与羔羊

03. 爱欲之潮来袭时

04. 孩子

05. 宿命…

06. 最后一次温柔

07. 子夜二时,你做什么

08. 温柔的迪化街 •••

09. 呜哩哇啦Rock'n Roll

10. 世界的主人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